媒体聚焦

29
Jun
2015

龚曙光:别替纯文学担心 它会活得很好

来源:搜狐网    作者:

  8月14日,2013上海书展开幕,来自全球各地的学者、出版商和读者汇集上海,湖南作为本届书展的主宾省,中南出版传媒集团作为出版湘军的领军者,第一次以集群方式参加上海书展。搜狐读书专访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龚曙光,畅谈其对数字化时代网络文学、传统文学和媒体导向的看法。

  网络小说出版量五年内不可能超过传统作品

  搜狐读书:今年的上海书展中,中南集团带来的图书大概有四千种书,在这些图书中,传统文学作品所占的比例大概是多少?

  龚曙光:现在的文学概念很含混,不大好鉴定,就我知道的大概是,如果按年龄划分,现当代作家中,40岁以上作家的作品,和年轻代作家作品的数量应该是六四开。也就是你所讲的纯文学作品略多一点,其他的比如网络小说,绘本这些可能占了四成。

  搜狐读书:反而是传统文学作品数量更高?

  龚曙光:传统文学毕竟创作基数在这儿,而且每年销量也很好,像鲁迅,戴望舒,包括屠格涅夫的作品,我今天去问:屠格涅夫的《猎人日记》还销得动吗?他们说每年大概销个三四万。这样比较起来,传统文学的量还是会大一些。

  此外,这类书的需求人群也会大一些,网络小说现在的受众,虽然用大数据去分析,看起来绝对数不小,但是它的相对数可能还是不大。现在中国13亿人口中,读网络小说绝大多数还是三十岁以下的人,三十岁以上当然也有,但毕竟少。三十岁以下的人也不全都读网络小说。这样比较起来,小说的读者能占多少,3亿都到不了。

  搜狐读书:那么是因为大家对年轻人一代关注太多,所以把网络文学的影响力放大了?

  龚曙光:我们过分强调所谓大数据,因为你只静态说现在网络小说有多么火,但是你没有看到还有更多人根本是不读这个的。还有很多人是连网都不上的。那些人不读书吗?所以媒体嘛,喜欢把这种刚刚出现的情况,放在社会的中心来加以考量。把几个很特殊的例子作为社会普遍现象;把这种很局部的数字,换算成一个大数据。

  长的不说,我觉得在中国至少未来五年左右的时间里,网络小说的出版量不可能超过传统文学的作品。

  骂青少年脑残的媒体更脑残

  搜狐读书:如您所说,30岁往上的读者还是更多的倾向阅读传统作家作品,但30岁以下读者中,相当大一部分人开始转向网络文学。这会不会对以后的阅读市场格局产生影响?

  龚曙光:假如问我网络小说市场会变成什么样,我不知道。但我不认为网络小说今后会成为80、90、00后这一代人的全部阅读内容,就像我不认为今天看郭敬明电影的这些人,长到30岁、40岁还只看郭敬明电影,长到50岁还看郭敬明的电影。就像我不认为现在一天到晚翻宫崎峻漫画的人,到了30岁只看宫崎峻的漫画,他到了60岁仍只看漫画书,不看别的书,我不认为是这样的。所以网络小说的读者也会随着年龄的变化,去寻找其他的文学产品。

  比如说吴晗、当年明月都写过明代的故事,往前数还有更多的历史学家写明代故事,我们现在看了当年明月,觉得原来历史这样说也很有意思。但一个正常思维的人,会因此在他30岁之后,乃至50岁、60岁的时候,只读当年明月的明代史,就不读吴晗的,就不读黄仁宇的,我不太相信。

  搜狐读书:你是说年龄变化,阅读偏好会改变?

  龚曙光:至少要均衡吧,均衡就是分流呀。现在绝大多数一天到晚在玄幻、穿越里面玩的年轻人。未必到50岁还喜欢这些。就像我们小时候爱看连环画,为什么我现在不看了?我们这代人小时候爱看连环画,比现在的年轻人迷网络小说迷得更厉害。有些媒体在骂青少年脑残,而我们媒体本身就很脑残。

  大家现在一讲不得了,今后我们的年轻人都脑残,都向往《小时代》里的生活,好象看了《小时代》犯了法一样。你说16、17岁这一个年龄段的年轻人,他们不看《小时代》看什么?该看什么?就像12、13岁的女孩,她不看言情小说,不看绘本,你认为她该看什么?我们十几岁的时候难道没有脑残过吗?我们不也是一天到晚捧着小人书天天看吗?那时候有人统计过究竟有多少人在看连环画吗?所以你假如把我们的历史都还原到12岁到16岁这段时间,或者更早,7、8岁到16岁这段时间,谁有统计数据?假如有统计数据,那时看连环画的人一定比现在看《小时代》的人要多吧?这个年龄段原本就是一个心智发育还没有健全的时候,从正面讲,是一个心智培育的时代,既然心智还在发育,那就是还没有达到成年人的状态。

  我也告诉你们,就是你的父辈,你的爷爷少年时,是因为没有足够多的脑残书给他看,他才可能看鲁迅郭沫若,要不然他也不看。我们就说新文学时代,最流行的书,不是鲁迅的书,也不是胡适的书,也不是周作人的书,是谁的书?是鸳鸯蝴蝶派的书,所以我觉得没必要杞人忧天,现在不过因为阅读都数字化以后,太容易出统计数据了。当年没办法很不容易做统计数据,你说当时某一本书卖了一百万、一千万本,但是它的传播呢?那个时候的书,今天你借给我看半天,明天我看借给你看半天,这个传播率又有多高呢?

  数字技术未必能改变人与文学的根本关系

  搜狐读书:所以按照您的说法,其实大多数人喜欢通俗文学,这是一个正常现象,没有必要过分夸大其影响,或刻意引导?

  龚曙光:文学有多种功能,通俗一点的文学更重娱乐功能,更多的人肯定是愿意去看轻松、快乐一点的东西。特别是在现代社会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从文字角度寻找能提供快乐的文本是没什么错的,我认为这种喜好也没有高下之分。不可能一个国家的人都去读浮士德,那不人都读晕,德国人也没有天天读浮士德!

  比如就我个人而言,很难说是喜欢通俗文学,还是喜欢经典文学,我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也读,鸳鸯蝴蝶派的也读,元杂剧也读……这都是通俗文学。但我也读鲁迅啊,也读《唐璜》,也读普希金,当然我也读张炜、韩少功、莫言,你说我是个什么人?一个人他所需要的担当可以从不同的文学作品中找到,一个人所需要的快乐也可以从不同的文学中找到,你以为读纯文学就没有快乐吗?你说哪一种通俗文学的快乐,能比你读《唐璜》所表达的那种爱情更快乐?有哪一种通俗文学的快乐,比你读普希金的《致大海》所能够感受到的那种宽广、澎湃和激荡更快乐?当然我看金庸的《书剑恩仇录》,看到两匹骏马从宽阔的戈壁上一路驰骋而来的时候,也襟怀辽阔、人生高远。

  所以我认为只有读书人和不读书的人,如果是读书的人,他会从很多书中找到快乐,不仅仅是所谓纯文学,或者是通俗文学。只有不读书的人才不可能从书中找到快乐。大多数读者是“杂食型”的,今天读古龙读的激情澎湃,明天读拜伦又读得激情澎湃,后天可能读尼采还读得激情澎湃。

  数字技术的确带给了人类很根本的变化,特别是会改变人类的传播方式。但是呢,它未必能够改变人对于知识,人和文学作品的认知和理解。

  纯文学会以它自己的方式活得很好

  搜狐读书:所以纯文学也好、网络文学也好都应由读者的意愿去决定他们的未来?

  龚曙光:我认为纯文学会活得很好,以它自己的方式活得很好,假如这个时代在中国只有一亿人需要纯文学,就只养活能提供一亿人阅读量的纯文学作家。假如只有一千万人需要纯文学,那就养活满足一千万人阅读量的作家就够了,绝大多数作家就改行了!你看过去的好作家,也有一大批改行,有的经商做生意去了;也有人改行写通俗文学了;还有很多人改行写电视剧、写电影去了。

  到今天为止,中国为文学殉葬的是很少的,只有王静安和几个年青诗人,绝大多数作家现在还是过得很好的。过去创作能力很强的作家,哪一个现在很潦倒的?没有呀。另外,到目前为止也没有看到哪个读者是因为读不到纯文学作品去死的,至少我没有听说过。作家也不死,读者也不死,有什么可担心的?不用担心,出版社有死的,出版社死再多都没关系,那是说明它过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