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29
Jun
2015

中南传媒董事长龚曙光:我只是恐惧感来得更早一些

来源:深圳晚报    作者:

  一方面他大力倡导并实践数字出版转型,媒体称他为“传统出版的终结者”;另一方面,他却是一个连微信都不玩的人,反而更留恋从远方寄来一封信的快乐。看起来,他有点矛盾,甚至有点分裂。但他说,这种矛盾来源于这个时代,我们同时拥有着“两个世界”——纸质和数字两种内容介质并行,这是不幸,也是幸运。

  像我这样决绝的传统媒体人还不多

  谈数字化

  龚曙光领导下的中南传媒是国内第一家全产业链整体上市的出版传媒企业。龚曙光曾表示,中南传媒要“改革一切不能够对接或适应数字技术发展的产品或业态”。数字产品在中南传媒正逐渐占据越来越重的比例,如红网、大湘网、天闻数媒等等。本届文博会上,中南传媒的展位设于新闻出版馆,展示的主要便是这些年来的数字化成果。

  作为最早向数字化转型的传统媒体人之一,龚曙光甚至被人形容“传统出版的掘墓人”。谈及此,龚曙光表示:“像我这样决绝的传统媒体人还不多,为什么?只因为我的恐惧感来得早了一些。”

  十年前,龚曙光就意识到传统媒体在互联网时代必须转型,否则将被这个时代抛弃。龚曙光一直秉持“技术历史观”,他更愿意从技术的角度来划分时代,如新旧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机时代……以至如今的互联网时代,“衡量一种技术是否能改变时代?主要在于它是否改变了时间和空间。互联网技术便拥有这两种特征。因此,我早早就认定,互联网必然会把人类历史再划分出一个段落。”

  龚曙光早已把数字化作为全集团的优先战略,资源、人力、精力的投入,第一选择就是数字化。龚曙光表示,他们不是简单地用数字技术服务于传统业态,而是按照数字业态的要求把传统业态打碎,以是否适应数字技术来作为对接标准。

  对于自己的探索和实践,龚曙光说:“我们不知道会不会成功,但我们必须去做,因为不做就意味着永远不会成功。路是什么样,只有走着的脚才知道。”

  纸媒会不会死,取决于自身价值

  谈传统媒体

  龚曙光说,如今有许多“更快感”的自媒体,纸媒在戴着镣铐跳舞时,人家已经开始“裸奔”了。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纸媒都会死,纸媒未来活得如何,取决于自身的媒体价值,以及是否拥有自己的话语体系。比如像《纽约时报》、《金融时报》这样的报纸,从纸质变成电子版,照样会有人看,只是换了介质而已。Wa7潇湘晨报网

  如今,传统媒体除了向数字化转型外,还有很多在向其他产业拓展。比如深圳报业集团,曾经接受了承办首届文博会的重任,这就是一种成功的拓展。比如《潇湘晨报》创办的长沙车展,目前已经成为业界公认的全国性车展。

  龚曙光认为,传统媒体在跨界经营的探索和实践中,既有优势,又有劣势。优势是可以获得政府的支持,同时可以充分利用自身是传播平台的影响力,把宣传成本降至最低,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Wa7潇湘晨报网

  但同时,传统媒体也要克服自己的劣势,比如对其他行业的专业化尊重不够,不求甚解的职业化毛病危害极大。比如传媒人在做展会时,往往只满足于把事情弄热闹,商业模式的打造却有所欠缺,过分信任媒体的影响力等等。

  谈微博与微信

  其实把人们的感情拉远了

  龚曙光曾经玩过一年的微博。2012年,他在接受深圳晚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他写微博,就是想验证一下,数字时代,作为一个普通的内容提供者,不围观、不围殴、不@、不转发、不评论,只有平实的语言,细微的感悟和分享能走多远。而这种分享,持续一年左右就结束了。这一年他收获了200万粉丝,但他坦言,很多粉丝完全没理解他文章的意思。

  对比当下两大自媒体——微博和微信,龚曙光说,微博更文艺,当中有些人,说好听点儿,是“伪善”;说不好听点,就是“装逼”,适合文艺范儿和想当精神领袖的。如果说微博是一个媒体,微信则更像一个工具。微信上表达的东西其实重不重要无所谓,大多是无所不在的生活和情绪,为表达而表达,为联络而联络,基本上是排遣无聊时光的工具。Wa7潇湘晨报网

  “大家以为,有了微博、微信,乃至于其他互联网工具,人们的感情被拉近了,其实不然,互联网实际上是把感情沙漠化了。你发个信息给我、你给我的微信点个赞,远远比不上从遥远的地方寄来一封信的感动,因为这其中缺乏了一个情感期待的过程。在关注别人的微信和微博中,现代人自身所处的无奈和孤独,却无人关注。”龚曙光说。

  “我不玩微信,也很少上互联网,只是个人化地依恋传统的情感交流模式。”但龚曙光表示,这并不影响他对商业方向的选择,因为数字化乃大势所趋,洪水滔滔,谁都挡不住。

  我不玩微信,也很少上互联网,但这并不影响我对商业方向的选择,因为数字化乃大势所趋,洪水滔滔,谁都挡不住。——龚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