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十二届输出版引进版优秀图书评出。从获奖图书看,不管是输出版图书还是引进版图书,内容质量都有了显著的提升。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引进图书版权方面,国内各出版社表现得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有底气。他们不仅以专业的眼光赢得了海外出版人的赞誉与认可,也为国内的读者带来许多有价值的图书。各出版单位不再单纯地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而引进,也不再以国别来判断引进与否,而是将图书的内容质量、知识的前瞻性实用性、科技的前沿性时效性作为选择条件。
本届输出版获奖图书有100种,由80家出版社包揽。相比以往,输出品种增加、国家和地区广泛化,同时实现了双效益、双价值,显示了走出去战略的成就。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获奖的输出版图书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反映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成就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图书,体现了国家鼓励该类图书走出去的战略,导向性、时代感强。比如,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的《看电影学汉语》、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的《新汉语水平考试》为汉语语言的传播作出了一定贡献;新世界出版社的《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其版权输出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目前已实现了英、法、西、德、俄、意、日、韩等11个语种及繁体中文的版权输出;光明日报出版社的《舌尖上的中国》传播了中华饮食文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基本经验》具有重要史料价值,是世界了解中国、了解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其对外传播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其输出国波兰是前社会主义国家,更具有特殊的意义;中央编译出版社的《中国未来30年》版权输出英、美、韩、新加坡以及阿拉伯世界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100种获奖图书中,输出版科技类图书有27种,基本反映了我国目前的科技发展现状。其中,出现了很多在不同科技领域的原创性作品,在国际上填补了空白,体现了我国的科研领先水平和科技实力。比如,科学出版社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石油工业出版社的《实用井控手册:现场井控装置隐患辨识及对策(图文本)》在各自领域具有领先水平,具有原创性,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都很好;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的《中国古代计量史》从一个特殊层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具有传播科技和文化的双重意义;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华罗庚高等数学引论》(两卷本)英文版为国际数学基础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作出了具有里程碑式的贡献。
从输出国家和地区来看,很多图书的版权都做到了立体开发,输出多个国家、多种语言版本,甚至是全球,并且向西方主流国家输出的版权越来越多。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民国采访站:〈纽约时报〉驻华首席记者阿班回忆录》是从美国引进后再输出到我国台湾地区的作品;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李岚清:中国近现代音乐笔谈》是一部生动的纪传体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其版权输出到全球;高等教育出版社的《物理及工程中的分数维微积分:〈第1卷 数学基础及其理论〉〈第2卷 应用〉》是与施普林格合作出版的图书,又输出到德国,并获得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资助。
输出版图书中有很多畅销书,有的取得了相当不错的经济效益。比如,中国妇女出版社的“世界妈妈教养系列”累计版税收入达60万元;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推拿》作为畅销文学书,同名电视剧正在热播。这些图书的版权输出,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传播先进理念的同时,为国内出版业的后续发展带来一定的支持。
但我们也看到,目前我国输出图书,出版社的集中度较高,往往是几个知名的大社在输出版权方面成绩非常突出,而大部分的出版社都比较一般。比如在这次获奖图书中,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有《钱学森文集(1938-1956海外学术文献)》《复杂网络系统的牵制控制》《多层膜集成结构体声波谐振器》三本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有《图书世界建筑史》和《中国古建筑之美》两本书。此外,文学类图书输出比例少,被边缘化,专家认为其原因是国家对输出版图书的翻译缺乏奖励政策,中国一线作家对输出不感兴趣,没有动力,而一般的译者水平不高,导致图书质量不高,影响输出;另外,输出地中,我国台湾、香港地区仍然占据重要位置,国家和地区的范围需要进一步扩大。
从此次评选看,引进版科技类图书共有27家出版社的30种图书入选。引进种类除以往的生物医药、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百科全书等之外,环境卫生、现代建筑、航天技术等领域的最前沿科技也都得到了及时的引进。另外,从收集的资料可以看出,今年申报的品种明显比往年增多,既有先进的科学技术理念,又有实用的技术;既有着重于科学普及的图书,也有科学文化类的图书;既有国际科技前沿的专业技术,也有对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可资参考的专业知识。概括起来具有如下特点:
对现代发展技术方向把握明确,反映了版权引进者敏锐的眼光和市场反应。如高等教育出版社推出的《纳米结构和纳米材料——合成、性能及应用》虽然是引自新加坡,却是这一科技领域最畅销的书之一,被认为不是教科书的教科书;化学工业出版社引进出版的《冷泉港蛋白质组学实验手册》为课程培训用书,涵盖了许多研究蛋白质的新方法和新途径,被认为是国际最权威的蛋白质组学实验手册。
实现了科学技术与人文关怀的高水平融合,致力于人文技术的传播。如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的《你错了,爱因斯坦》,以虚拟对话的形式,让五位不同时代的物理学家展开一系列关于力学的起源和发展的热烈讨论,让读者轻松领会量子物理学的基本原理;还有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好奇时代》讲述了天文学家赫歇耳和化学家戴维的生平和发现故事,为了好奇而追求科学发现,在科学发现里洋溢着热情和想象。
中文版先引进后输出,推进了华文出版的一体化进程。如电子工业出版社的《贝聿铭全集》,本书展示了贝聿铭50多年来卓越的雕塑造型作品,是贝聿铭办公室唯一授权作品,本书不仅入选了“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精品项目,中文译稿还转售给了台湾出版繁体版,是一本典型的引进后又被输出的案例。
小事物大作用,实现了学术价值和实践经验融会贯通。如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引进出版的《钢丝绳》,是一本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的科技参考书,对国内钢丝绳领域的研发和应用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引进推出的“住房政策法规文库”(共8册),分别从美国、德国、英国、日本、荷兰等国家以及我国香港地区的住房政策进行反思,对我国“十二五”时期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如何以民生为导向、以法律法规为准绳提供了可资参考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
科普图书种类不断增加,尤其是儿童科普图书。DK科普图书每年都有图书入选,而且通常是落户在不同的出版社,并以不同版本呈现。如今年入选的《DK虫子乐园》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而《DK儿童太空百科全书》则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推出。
此次评选的引进版社科类获奖图书共计50种,分属49家出版社。这些获奖图书本本精品,是引进版社科类图书精华的集中体现,代表了本年引进版社科类图书的发展方向。综观本次获奖的社科类图书,可以发现几个特点:
引进的图书符合出版社自身定位和特色。各出版社引进的图书与本社定位都是极为吻合的,力在弘扬本社特色,如《走遍全球》系列是中国旅游出版社引进的旅游系列图书,以其详细的实用信息、图文并茂的形式和贴心的编辑方式,成为目前国内最经典的境外旅游指南图书;《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2012年)——〈帝王之国〉》,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文学类获奖图书代表作,以科学、谨严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推进优秀外国小说的译介出版工作;教育科学出版社引进的教育类图书《美国高等教育的历程》(第2版),选本权威、设计精良,涵盖了21世纪美国高等教育最新发展,是从事高等教育学术研究、专业学习和入职培训等的经典之作,也是该社教育类引进图书的代表。
国外优秀的社科类图书都能被快速地引进。各个出版社都能做到及时、有效地引进国外优秀、畅销的社科类图书,从而极大地迎合国内读者的需求。如石油工业出版社的《能源重塑世界》,是普利策奖获得者、畅销书作家、全球能源经济权威专家丹尼尔•耶金的最新力作,一经出版就被该社引进。
获奖的引进版社科类图书涉及类别较广,分散于文学、经济管理、政治、历史等各类图书中。文学类中,如重庆出版社的《冰与火之歌》,不仅图书畅销,其改编的电视剧也在热映,受到读者和观众的不断好评;又如上海世界出版股份有限公司的《江城》,是美国作者在中国两年教书生涯的生活记录,以其独特的视角看中国,深受读者喜爱,销量也非常可观。经济管理类中,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金融大崩溃》、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的绿色低碳发展译丛等,均是引进经济管理类图书的经典代表。历史类中,有国家图书馆的《一个传教士眼中的晚清社会》(亲历中国丛书),是一本清末民国来华外国人的著作,为国人提供了审视中国近代历史的另一视角;中华书局的《读史阅世六十年》是何炳棣老先生对过去六十多年“读史阅世”的心得体会,非常珍贵。
少儿类图书不甘落后,在获奖的50种引进版社科类图书中就有14种,占总获奖数的1/4还多。获奖的引进版少儿类图书基本满足“三看”条件:一看国内是否能做得了这种书,二看引进的这些书对国内出版界、作者,特别是孩子的价值大不大,三看这些书的销量情况如何。如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的《科学!玩起来》系列,是一套适合4-10岁儿童阅读的科普游戏类图书,在教孩子怎么“玩”的同时,体现着超级发散的思维和蕴涵深邃的科学思想,寓教于玩;还有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大英儿童百科全书(全套16册)》是一套兼具趣味性、文学性和知识性的百科知识丛书,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对孩子的阅读有很大的价值;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的《湿地探秘》是其自然科普“自然探秘”系列丛书之一,由于科普书在国内少儿出版较为薄弱,且作者不好找,因此其引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还有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引进的《世界音乐大师》系列,在音乐类童书中独树一帜,巧妙地以故事的方式,透过图画拉近古典音乐大师与小读者之间的距离,让孩子边欣赏绘本边聆听音乐大师代表作。